海外仓货物被海关扣关常见原因有哪些?
一、申报问题
申报信息不符
货值不一致:申报价值低于实际价值(低报)或虚高(高报),引发海关怀疑逃税或欺诈。
案例:某电子产品申报价值为10,实际价值50,海关根据估价规则扣关。
品名与实物不符:申报名称与实际货物不匹配(如将“塑料玩具”申报为“办公用品”)。
数量/重量错误:实际货物数量或重量与申报数据差异较大。
文件缺失或错误
单据不全:缺少商业发票、装箱单、原产地证明、HS编码等必要文件。
信息不一致:文件中的品名、数量、价值与实际货物或申报数据矛盾。
HS编码错误
错误使用海关编码(HS Code),导致税率计算错误或归类错误。
案例:某化妆品因HS编码错误被归类为“危险品”,触发额外查验。
二、合规性问题
涉及违禁品或限制品
明确禁止进口:如液体、粉末、仿牌、武器、毒品等。
案例:某海外仓误存带电滑板车(需特殊许可),被美国海关扣押。
需特殊许可:如医疗器械(需FDA认证)、化妆品(需欧盟CE认证)、食品(需检验检疫证明)。
知识产权侵权
货物涉嫌假冒品牌或侵犯专利(如未经授权的奢侈品、电子产品)。
未遵守贸易政策
货物来源国受限(如倾销商品原产地非申报国家)。
三、货物属性问题
包装或标签不符合要求
包装破损或密封性差,导致海关怀疑货物性质(如液体泄漏风险)。
标签缺失或信息不全(如无中文标签、无成分说明)。
敏感货物未合规处理
带电产品(如锂电池)未提供UN38.3认证或MSDS文件。
液体/粉末类商品未通过安全检测(如香水、药膏)。
四、其他常见原因
关税或税费未缴
货物价值超过免税额度(如欧盟22欧元、美国1000美元),未补缴关税。
收件人信息问题
收件人地址不完整、联系方式错误,或无合法进口资质(如个人无进口权)。
库存积压或滞留超期
货物长期未提货,被海关认定为“异常库存”并扣押。
清关主体不合规
通过“套壳”海外仓(代理人名义运营)或非法用工的仓库发货,被海关追溯责任。
五、高频扣关场景(按地区)
欧盟:低申报(低于22欧元免税门槛)、纺织品查验严格、知识产权侵权。
美国:带电产品、仿牌、液体/粉末类商品易触发查验。
东南亚:文件不全、收件人信息错误、敏感品类(如药品、化妆品)未合规。
六、预防建议
严格申报:确保货值、品名、数量与实物一致,使用专业工具核验HS编码。
文件齐全:准备商业发票、装箱单、原产地证、认证文件(如FDA、CE)。
合规选品:提前查询目的国禁运清单,避免敏感商品。
动态监控:对高风险商品(如带电、液体)建立专项清关流程。
想要了解更多关于环至美海外仓详情,可登录我们的官方网站:http://www.huanzhimei.com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