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外仓服务商突然倒闭怎么办?你的货会被抵押吗?
一、核心结论
货物是否会被抵押:
保税货物:未经海关许可不得抵押(《海关法》第三十七条)。
非保税货物:若服务商与债权人签订合法抵押协议,可能被用于抵债,但需符合合同约定。
实际案例:若服务商破产,债权人可通过留置权(lien right)扣押货物抵债。
卖家应对策略:
优先启用保险快速理赔。
法律途径:通过法院起诉追偿。
资产处置:通过清仓销售、转让等方式处理滞留货物。
二、货物是否会被抵押?
1. 保税货物的特殊性
法律限制:
根据《海关法》第三十七条,海关监管货物(如保税仓货物)未经许可不得抵押、质押或处置。
例外:若服务商向海关申请并获得许可,可办理贷款抵押备案。
风险点:
若服务商擅自抵押保税货物,将面临行政处罚(罚款5%-30%货值)或刑事责任。
2. 非保税货物的抵押风险
合同约定:
若服务商与债权人签订合法抵押协议(如仓储合同中约定留置权),货物可能被用于抵债。
案例:美国仓库管理方Egreen通过留置权扣押货物,要求服务商支付欠款。
实际操作:
服务商倒闭后,债权人可能通过司法程序申请拍卖货物抵债(需满足法定条件)。
三、卖家如何应对服务商倒闭?
1. 第一步:确认货物状态
联系服务商:尝试与负责人沟通,获取货物具体位置和状态。
查看合同条款:
是否约定保险覆盖(如吉物安途海外仓险)。
是否允许服务商在欠费时行使留置权。
2. 第二步:启用保险理赔
推荐方案:
海外仓险:
覆盖场景:货代跑路、货物滞留、仓储纠纷等。
理赔优势:专业团队快速响应,3-7天内赔付。
传统保险局限:需提前投保且条款复杂,理赔周期长。
3. 第三步:法律途径维权
诉讼案例参考:
深圳前海法院案例:
卖家起诉货代公司,法院判决赔偿滞留货值、订单赔付损失等合计13万元。
操作建议:
收集证据(合同、订单、沟通记录)。
向服务商所在地法院起诉,要求赔偿货值及间接损失。
4. 第四步:处理滞留货物
方案一:清仓销售
降低价格促销,快速回笼资金。
方案二:转让给第三方
通过B2B平台或行业资源转卖库存(需评估货物价值)。
方案三:销毁或回收
对于无价值货物,环保销毁或材料回收。
四、风险防范建议
1. 选择服务商时的注意事项
资质审核:
优先选择平台认证仓(如亚马逊FBA、京东海外仓)。
避免小众家庭仓或二道贩子。
合同条款:
明确货物所有权归属。
禁止服务商擅自抵押或处置货物。
2. 日常管理策略
投保保险:
强制要求服务商提供货物运输险和仓储险。
自行购买吉物安途海外仓险(覆盖货代跑路风险)。
定期检查:
通过服务商提供的WMS系统监控货物状态。
3. 财务风控措施
预付费用控制:
避免一次性支付大额仓储费,改为按月结算。
留置权规避:
在合同中约定“禁止行使留置权”条款。
五、实际案例参考
案例1:深圳3C卖家遭遇货代跑路
背景:卖家交付120万元货物至海外仓,货代突然倒闭。
解决方案:
启用吉物安途海外仓险,3天内获赔80万元。
通过法律诉讼追回剩余货值。
结果:损失率控制在10%以内(原预期损失率超50%)。
案例2:美国仓库留置权纠纷
背景:A公司拖欠Egreen 39.5万美元,仓库被实施留置权。
卖家应对:
通过律师介入谈判,协商分期付款方案。
启动清仓销售,回收部分货值。
教训:未投保的卖家需承担全额损失。
六、总结
货物是否会被抵押:
保税货物受海关监管保护,非经许可不得抵押。
非保税货物需看合同约定,服务商倒闭后债权人可通过留置权扣货。
卖家应对策略:
优先启用保险快速回血。
法律诉讼追偿(需时间成本)。
资产处置(清仓、转让、销毁)。
长期风控:
选择靠谱服务商,投保全面保险。
合同明确禁止抵押条款,定期监控货物状态。
通过以上措施,卖家可最大程度降低海外仓倒闭带来的损失风险。
想要了解更多关于环至美海外仓详情,可登录我们的官方网站:http://www.huanzhimei.com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