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外仓SKU测量费收一次还是多次?新手必知规则
做跨境电商,刚用海外仓的卖家,最怕什么?不是不会上架,也不是不懂发货,而是突然收到一笔“测量费”账单,心里直犯嘀咕:我这货就发一次,怎么测了好几次?这钱是不是收重了?
今天咱们就来把这件事说清楚:海外仓的SKU测量费,到底是一次性收费,还是按次收?
先说结论:正常情况下,一个SKU的测量费只收一次。
什么意思?就是你的商品第一次入仓时,仓库会对它的长、宽、高、重量进行实际测量,录入系统。这个操作产生的费用,就是“测量费”。只要这个SKU的包装和尺寸没变,以后再补货,不会再测,也不会再收这笔钱。
但!这里有几个关键细节,新手一定要注意:
第一,测量费发生在“首次入库”时。
哪怕你这个SKU之前在系统里建过档案,只要实物没进过仓,第一次发货,仓库就必须实测。这是为了确保系统数据和实物一致,避免后续发货、打包、计费出错。
第二,换包装=重新测量。
如果你后来换了包装方式,比如原来用纸箱,现在改用编织袋,或者盒子大小变了,哪怕产品本身没变,仓库也得重新测量。这时候,会再收一次测量费。系统里这个SKU的尺寸信息也会更新。
第三,子母箱或混装,可能触发额外操作。
有时候你一箱里发多个SKU,或者用了子母箱(大箱套小箱),仓库为了准确记录每个SKU的尺寸,可能会拆箱操作。这种情况下,虽然不是重复测同一个SKU,但会产生“拆箱核对”或“分拣处理”这类附加服务费,别误以为是重复测量。
第四,平台规则不同,但原则一致。
比如在Shopee的海外仓,测量费通常包含在“入库处理费”里,首次入库统一收取,后续补货不再计费。Lazada也类似,只要SKU信息已备案,补货不重测。亚马逊虽然不叫“测量费”,但FBA入仓时的尺寸重量核实,也只在首次创建货件时进行。
所以,如果你发现同一个SKU被收了两次测量费,先别急着申诉,可以这样查:
登录后台,看这两次发货的入仓单状态,是不是都是“首次入库”?
对比两次发货的包装照片或描述,包装有没有变化?
查看账单明细,确认收费项目是“测量费”还是“拆包费”“重贴标费”等其他操作费。
如果确认是同一包装、同一SKU被重复收费,那就可以联系运营或客服,提供入仓单号和商品信息,申请核查。
最后提醒一句:发海外仓前,最好自己先量好产品的包装尺寸和重量,提前填到系统里。这样仓库实测后,如果差异不大,一般就不会再额外操作,也能避免因尺寸不符导致的入库延迟。
想要了解更多关于环至美海外仓详情,可登录我们的官方网站:http://www.huanzhimei.com/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